家长会家长发言稿集锦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发言稿,发言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相信写发言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会家长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长会家长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你们好!
我是***的家长。首先要感谢学校、老师,让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
之所以叫探讨,是因为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和你们一样,同样存在着很多困惑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前几天,当我接到老师的电话,在我准备这样一个任务时,我才突然发现,其实在女儿的教育上,我花的心思和时间,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下面谈到的很多,其实,我自己也没能真正做到。也借此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好好反思一下,如何当好一个家长?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不足之处请指正。
1、摒弃急躁,帮助孩子形成好的节奏。
作为家长,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比较拖拉,比如起床慢,睡觉慢,吃饭慢,写作业慢等,于是“快一点”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快点吃饭”、“吃完饭赶紧写作业”、“快点去弹琴”。
到底是家长过于着急催促孩子,还是孩子真的太磨蹭?“一个30多岁的大人和一个10岁的孩子,你说是这个大人应该等等孩子,还是埋怨孩子做得不好呢?”
我想这时候,大家应该会发现,也许是我们太急了,是我们打坏了孩子的节奏。因为我们感觉放慢速度,就有可能被别人超越,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特别希望孩子能按照我们的节奏,“快一点”。我也经常犯这样的毛病,简单粗暴的一句“快一点”,就想让女儿摒弃掉那些拖拉、磨蹭的坏习惯。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停不下来的父母请等等你的孩子》,文章说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自然的就是顺应他们发展的节奏。如果家长经常打乱孩子的节奏,要求孩子跟着自己的步骤或者意愿做事,则容易让孩子感到不被家长接纳,产生不安全感,失去自信。
他们只是十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清晰的时间观念,不会规划自己的时间,不懂如何做好学习计划,他们经常会“玩过头”、“作业忘了写、书忘了背”……作为家长,我们不妨尝试着去配合孩子的节奏,但不等于认同孩子的磨蹭,我们要在配合的同时,慢慢帮他们形成好的节奏。第一,教会他们认知时间。一要有时间概念,比如学习时间、休息时间、睡觉时间、自由安排时间,二要懂守时惜时,在哪一个时间点应该做什么;第二,与他们一起制定每天、每周的时间规划。注意是“一起”,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想法,要让他们感觉,是我们在和她一起做;第三,帮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好的节奏。这就需要耐心等待,用心陪同,特别是刚开始阶段,我们自己首先要能坚持,要懂找方法,比如适当的奖励,书背好了可以奖励书或玩具,作业早完成可以奖逛街,一星期下来,有按计划来,可以奖励在周末出游,等等,其实孩子很容易满足。
2、坚持原则,引领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小孩子终归是小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也因此,他们会时不时犯一些小毛病,如乱扔东西、不遵守诺言、说谎、乱发脾气等,有些生活小事,如孩子看到路边可爱的小玩具想买一个,某个周末想到游乐场玩一玩,这种家长可以有条件地与孩子“交换”。例如,认真做功课就可以买玩具,遵守规则、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去游乐场等,用这个“限制性”行为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当然,这种“交换”也要有次数控制,不能反过来,反而让孩子要挟你,“买了才认真”、“去了才遵守”等。当孩子挑战家长底线时,家长一定要明确原则问题是不能让步的。家长要及时制止孩子触碰底线的行为,否则以后会越来越难要求孩子,而且确保在这个情况下家人必须保持一致,无论孩子怎么哭闹,谁都不能妥协。当孩子发怒时是听不进你的话的,家长可在孩子心情平复后再慢慢说道理,孩子明白了就不会再三挑战你了。等孩子心情平复时要就他的行为进行分析教育,并鼓励孩子及时改正。如果孩子发脾气、哭闹,你就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得寸进尺,认为只要采取这种方法,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加剧他们的扭曲行为。
我们对孩子都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一旦定下了规则,就要保持一致,不能说今天不能这样明天就可以了。
由于工作原因,经常需要让我女儿一个人待在家,她一人在家时,我都会先把任务给她安排好,比如写作业、练字、看书等,然后留一个手机给她,告诉她,一,所有任务回来都要接受检查(事后我们必须要做到),二,如果完成任务后想要做什么可以给我打电话,包括看电视、玩电脑、找朋友玩乐等,但需要经过允许。这样做呢,一方面,孩子很高兴,虽然要做作业、要练字看书,但完成这些可以看电视,所以,她会乐意去做,认真去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在没有我们的管控时,孩子自己偷看电视、玩电脑,因为我们给她留了一个机会可以看电视(在有机会可以正常选择看、玩的情况下,孩子一般不会选择偷着来,我们怎么验证呢,到家的时候,偷偷去摸一下电视机的后盖就明白了,一旦发现有问题,要花点时间让他们自己说出违反了规则,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特别要注意不能无根据地猜疑孩子或者给他们下结论!!);再者,在我们没有时间照看时,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有自己娱乐的时间,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要多动脑子,要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同时感到有趣,而不是“累”或“怕”,如有一个朋友家,专门为孩子设立一个玻璃罐,奖励时,往里放一个“星星”,犯错时,往外倒一个“星星”出来,其实孩子是很在乎她的玻璃罐里的星星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引导。
3、平等相处,学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父母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同孩子平等相处,学着和孩子做朋友,与他一起玩耍,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这样孩子开心,与你的心贴得更近,而你,因此也会更加快乐。如果你把孩子当成朋友,多抽空陪孩子玩耍,经常和孩子打成一片,孩子有什么话就会对你说,有什么事就会给你讲,你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就会特别融洽,教育孩子也会因此得心应手,孩子也会乐意听从你的吩咐。
为什么是“学会”呢?在十几年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的是一位能给教他判断、辨别和区分各种是非曲直标准的父亲和母亲,而不仅仅是一位只能与他平等相处的朋友或玩伴。因此,“做孩子朋友的真正含义是要以平等、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说服孩子不做违规的事情”,从这点上来讲,我们必须先做好父母,再做好孩子的朋友。
4、鼓励比严厉更有效。
鼓励更容易让离子接受,让他自信、更有动力,严厉只会让孩子害怕,拒绝交流,不管是一时的害怕还是长久的害怕,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孩子越来越大,终有一天,靠“我们管”是管不住的。
鼓励、称赞也要有技巧(网上):夸具 ……此处隐藏29295个字……点大家在看学生的试卷时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更严重的是年龄小的学生理解能力差。这给新知识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我举两个例子。(语文8课、数学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今后的学习中他们要面对的困难远远高于现在,将来怎么给他们上课我现在都不敢想像。入学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的孩子还没上大班,家长就直接送到一年级来了,对于教育来说,这要冒多大的风险呀?怎么能轻易就去尝试呢?
班上最小的是沈明妍,5周岁入一年级,但她在这个班里基本能处在中等位置,这么聪明的孩子,如果过两年后再上一年级,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大家可想而知。我的观点是,能不能六周岁上一年级,要因人而异,智力好,做事认真,肯动脑的孩子可以上,但大多数学生不该上。我儿子现在才两周半,但我已经想好了,让他7周岁上一年级,学习上轻松点,可以再培养一两个方面的兴趣爱好,他要是想学美术书法,我可以自己教他,他要是想学别的,就送到选修班里去。
总之,孩子早入学这件事,我说了不算,是学校收上来的,孩子也没有发言权,是由父母决定的,但最终受委屈的就是我和这些孩子,不管是教的,还是学的,我们都觉得太难了!家长都是为孩子好,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孩子设置这么大的困难,拔高的苗怎么能长得好?
二、第二个原因是学习内容多
有的家长说,我们孩子在幼儿班什么都能学会,到一年级就什么也学不会了。我虽然没教过幼儿班,但我也知道幼儿班都学什么,一年里学十几个简单的字,学一部分声母韵母,下面我介绍一下一年级的上课情况,你看一下你的孩子是否用幼儿班同样的学法就能学得会。(介绍上课情况。)
我也知道学生没学会,但我不能等他。今天他没学会,明天我又要讲新课,也许比今天的还要多。
三、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大家也应该承认一点,在任何一个班级里,学生学习成绩总是有好有坏,谁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最好的。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许多家长就把责任归咎于老师,但是,如果哪个家长说孩子学习不好完全是我造成的,我绝不承认这一点,现在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家长多年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孩子虽然入学了,但他还在以父母教育的方式学习。我对他们的影响,至少要在一两年后才能显现也来。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改变学生,但父母对孩子那种根深蒂固的影响,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的。老师用同样的方法教,教相同的内容,有的学生能学会,有的学生却学不会,除了智力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每个学生在用不同的方式学习造成的。这个班是我教的多个一年级中感觉最困难的班,估计其他老师也没教过这样的班,学生学不好,这不是学生的错,他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情况,责任在老师和家长身上,事情已经如此,我想老师和家长都应该为学生做点什么。他们现在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之前我分析了三个原因,孩子小没办法,谁也不能领回家换个大的来,我也不能给他们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那我们能做的只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我们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习惯:
1、要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能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问题,是孩子在长期的成长经历中沉淀下来的一种心理素质,不是我们想让他去认真思考他就能认真思考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做什么工作都没有培养人更难,也许我们最终也无法达到目标。(讲金宇萌的事例。)
2、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的习惯。
做题前可以给学生提出目标,要认真,会做的不能出错,这样来训练他。生活中也要要求学生认真,做事认真,学习也就认真。
3、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学生要有勇气去解决它。课堂上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只要遇到难点问题就不听、不想,做题时遇到难题就放弃不做。以前我基本没发现一年级学生有考试中空着题不做的情况,而今年见的就多了。这也说明学生学习态度不好。
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办法就是老师严格要求,并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家长要做的就是不娇惯学生。
4、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当我们看到孩子学习上有困难时,可能会主动上前去帮助他,也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不会的题学会了,作业完成了,坏处是学生产生了依赖性,长期以后他反而更不主动完成作业了。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能有很多工作要做,家长要做的就很简单,那就是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份时间表,由学生自己写在纸上最好。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可以自由分配的时间、起床睡觉时间等。再有就是交给学生一项家庭任务,比如让学生负责一份家务劳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好像一辆汽车它能依靠自己的动力前进,如果没有了兴趣,就好像没油的车,要靠父母老师推着走,怎么也赶不上自己跑的车快。现在我发现一件很让人担心的事,有的学生开始厌学了,比如作业不主动完成、写字潦草,可能就是厌学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他学不会或者他感觉学习很累,就不爱学了。学习会此而下降。相反能学会的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成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就更爱学了,学习会进步。一般情况下,学习好的会越来越好,不好的会更不好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不主张给学生留很多很多的作业,一是作业多学生不认真完成,复习效果不好,另外那样可能会使学生觉得很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能让刚刚上学的孩子在心里对学习产生一个这样的印象,学习是很苦很累的事。
也有的家长说一定要把学生管得严严的,该打就打。打会让学生心里恐惧,研究证明,当学生心情愉快时,他的思维就活跃,反应就灵敏,注意力就集中,学习的效率就高,就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如果学生忧虑、苦恼、惧怕,就会压抑他的智力活动,使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思维和想象活动受阻,妨碍智力的发展。打是绝对错误的,我国最早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的弟子中有72贤人,没有一个是打出来的。我们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对的。大家可能都看了周六平泉台的电视节目。我打开电视的时候正说一个10岁的孩子上大家的事,我觉得这是对人的一种误导,这是一种智力超常现象,不是单凭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做得到的。
另外,这个节目自始至终还传递给我们一种错误思想,好的记忆方法能决定学习的成败,如果学会了他的记忆方法,人人都能考上大学,那不可能吧?理解是最好的记忆,记忆技巧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记忆决不能完全依赖几个小技巧。况且这种记忆方法在小学不实用,小学没有这样的问题,在中学可能有极少一部分这样的题适合用他的方法,但单纯只用他的方法去记忆,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对学习反而没有好处。好的记忆方法有很多,我们书中就有。学生都知道,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学习没有绝对的捷径可走,离开了勤奋,什么方法都是没用的。
提高记忆效率要遵循这样几个思想,一是必须要对记忆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明白了就好记了。二是要多种感观并用,眼到、心到、口到、手到。3是要经常复习。记住的东西一定会忘的,经常复习才能记得牢。